- 近年來氣候暖化造成許多物種往高海拔以及高緯度遷移,而且在往高緯度的分布界線擴展的物 種有演化適應的現象。
- 在冰河時期後的許多廣布性物種,其遺傳多樣隨著分布緯度越高遺傳多樣性的降低,可以反映 出從2500前的盛冰期到現在的氣候暖化現象。
- 遺傳多樣性的降低可能是由少數長距離播遷到新棲地的個體,因為等位基因的缺失以及異型核子的降低所造成。
- 冰河時期後,瓶頸效應所遺留下的基因會加速或限制現今的分布是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現今的棲地破碎化是會導致基因多樣性的降低(註二)。
- 增加播遷能力是在分布邊界最常被觀察到的演化適應,(如:關於飛行能力的翅型型態改變以及代謝率增加),當然也有演化適應是改變在與棲地的關聯性。
- 在擴展新分布邊界時,常會在飛行能力與繁殖力間取捨,通常會藉由降低繁殖力來提高播遷力。
- 了解生物適應環境的廣度以及速度,對於未來氣候改變反映在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是很重要的關鍵。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氣候變遷以及物種分布界線上的演化適應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新期刊]Entomo-Satsphingia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表型可塑性和族群分佈範圍的關係
文獻來源: Otaki JM, Hiyama A, Iwata M, Kudo T. 2010.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the range-margin population of the lycaenid butterfly Zizeeria maha.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10: 252. doi: 10.1186/1471-2148-10-252.
近期研究顯示在歐洲, 日本與美洲都有許多蝶類具有棲地範圍北移或擴大分布範圍的趨勢,而氣候暖化被認為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因素之一,這些物種在適應新環境時表型甚至與其在原分布範圍有些差異。這篇文章的作者們以以灰蝶科的酢醬灰蝶(Zizeeria maha)之翅紋為例,探索在調控溫度的狀態下是否能夠證實物種表型的可塑性與溫度間的關聯。
Zizeeria maha主要分布在亞洲,成蟲展翅約25 mm,在腹面的前後翅上具有黑色斑點但不易區分性別,若以背面翅色可區分性別。幼蟲取食Oxalis corniculata葉片,不耐低溫,在低於12℃時不易進行蛻皮及化蛹,即使東部溫暖區域在11月底也不易觀察到野外族群,幼蟲會躲藏在下位葉、落葉堆或小石頭堆中化蛹,蛹期春季約14-20天,夏季約7天,成蟲期一年6~7代以夏季族群量最大。
物種分佈實驗的部份,作者在日本本洲北端青森縣(Aomori Prefecture)之深浦町(Fukaura: latitude 40°38.7’N and longitude 139°55.9’E)內選取9個樣區,在2000年至2004年間的夏季進行抽樣調查,再配合溫度變化去做翅紋分析,另外也將部份雌性個體帶回實驗室飼育,進行表型變化的研究。物種處理的部份是先將選育的表型基因轉入幼蟲體內並飼養10代後再將正常個體釋放,釋放族群和野生族群間可能產生基因上的交流,結果具選育基因的個體和一般個體相較之下具有較佳的耐寒性,因而產生族群的大量擴張,也使表型爆發的產生。
由此研究得知,表型和環境溫度及壓力有關,族群分佈範圍和遺傳組成有關,其次是族群擴大分佈的利益,這些不只顯示出表型的可塑性,也是未來演化研究的新方向。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AfroMoths.Net - 一個非洲蛾類資訊新網頁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棋盤格蛺蝶生態上分化之族群間的後生殖隔離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夜蛾總科分子親緣關係與最新科級分類處理
簡介
- 夜蛾總科之最基群為舟蛾科(Notodontidae),其姊妹群為澳洲產澳舟蛾科 (Oenosandridae);
- 尾夜蛾與蕊翅夜蛾兩個傳統之亞科級在所有樹形中皆為姊妹群並獨立於其他類群,故此處將此兩分類群獨立為尾夜蛾科(Euteliidae);
- 傳統之後翅三叉群夜蛾(包含主要之農業害蟲如斜紋夜蛾與小地老虎等)形成單系群,然而文章中對其內亞科級關係並未多作討論,就樹形來看各主要亞科級皆具有高支持度,然而被選用分析之木夜蛾亞科四分類群被獨立為三個枝系,顯示此亞科並非單系群;
- 瘤蛾類群獨立於其他後翅四叉群夜蛾以及毒蛾與燈蛾之外,此枝系並被高度支持,故作者將此類群獨立為科級(Nolidae);
- 其他類群如裳(夜)蛾、毒蛾、燈蛾、壺夜蛾與其他中小型四叉群夜蛾被高度支持成為同ㄧ枝系,而此一枝系作者以科級階層處理為裳蛾科(Erebidae)。
- 毒蛾成為亞科級(Lymantriinae),其中基群為銀白毒蛾屬,並與毒蛾族+白毒蛾族以及紋毒蛾+黃毒蛾族兩枝系形成姊妹群;
- 燈蛾成為亞科級(Arctiinae),與擬燈蛾亞科(Aganainae)和車厚翅夜蛾亞科(Herminiinae)之枝系形成姊妹群;
- Boletobiine枝系包含過去大部份之廣義麗夜蛾亞科(Acontiinae),或是Holloway (2010)提出的Aventiiane、Eublemminae、Phytometrinae等類群,此類群之食性廣泛包含取食腐植質、真菌、地衣、果實、落葉、屍體等,有別於一般植食性鱗翅目類群;
- 傳統上依據具鋸刺口器而劃分之壺夜蛾亞科(Calpinae)與其中四個族(見前文),在此文章之分子樹中無法形成單系群,故作者提醒就算分類群皆具有明顯之功能性形態特徵,也不一定就是一分類群成員之共有演徵(synapomorphy);
- 雖然裳蛾之科級地位被高度支持,然而其中分類群間關係仍無法釐清,而由此枝系基部之短枝分叉可推測可能具有快速分化(rapid radiation)的演化事件,未來的研究必須納入更多分類群來釐清。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歐亞大陸與北非夜蛾誌 金翅夜蛾亞科卷二已出版 & 台灣相關分類群修訂
Abrostola anophioides Moore, 1882
繼2008年歐亞大陸與北非夜蛾誌第一冊之金翅夜蛾亞科(Plusiinae)卷一出版之後(見前文),此亞科之卷二亦於2010年出版,並為此系列之第四冊書籍。
金翅夜蛾亞科是一群廣泛分布於除極區之外,成蟲外觀上前翅常帶有金屬光澤鱗片而頂角通常銳尖的類群。在親緣關係上,由近期之形態與分子證據顯示此亞科為三叉群夜蛾中最基群的類群,而此亞科在此兩卷中被劃分為四個族,卷一僅介紹Plusiini族,卷二則涵蓋其他三族 (Abrostolini, Argyrogrammatini與Omarphinini)。台灣除Omarphinini (僅分布於西藏之單屬單種)外其餘三族皆有物種分佈。
有關台灣產金翅夜蛾亞科,由1992出版的台灣鱗翅目昆蟲誌名錄 (Lepidoptera of Taiwan)之32種,至此兩卷書籍增加為34種,其中分類處理包含兩新紀錄種、一同物異名之有效學名組合以及其他15筆屬級或是亞屬級變更。詳細資訊請見此連結之公開google文件表單,或是TaiBNET網站查詢。
此外,關於Wang (1994: 253)所列物種Chrysodeixis taiwanensis Wileman,由於目前尚未查對原始文獻與模式標本,於兩卷金翅夜蛾書籍亦未有相關描述或是同物異名處理,故切確的分類地位仍待釐清。
[TaiBNET修訂] 九月份鱗翅目修訂清單與新增影像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新書]A field guide to the butterflies of Singapore
[作者] Khew Sin Khoon
[年代] 2010/10
[內容] 此書為新加坡當地首次出版的野外賞蝶專用手冊, 其中包含高達超過260個物種, 其中不乏許多成蟲活體首次被發表的生態圖片. 由於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 且臨近蘇門答臘中部, 對於瞭解馬來半島南端低地蝶相與高多樣性類群(例如Nacaduba等)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網頁] 請見此介紹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TaiBNET修訂] 八月份鱗翅目修訂清單與新增影像
TaiBNET資料庫鱗翅目部份自八月份開始進行例行性物種資料修訂、新增(含文獻)以及物種影像新增。
八月份資料如下簡述,詳細資訊請參考此連結之公開google文件表單。若資料有問題或有其他建議,可直接回應於此文章。
資料修訂或新增:
燈蛾科 2筆
蠶蛾科 8筆
籮紋蛾科 1筆
草螟科 3筆
鉤蛾科 1筆
帶蛾科 3筆
尺蛾科 13筆
枯葉蛾科 1筆
夜蛾科 77筆
隆蛾科 4筆
共117筆
新增影像部份:
夜蛾科 66種
尺蛾科 8種
隆蛾 4種
鉤蛾科 1種
蠶蛾科 8種
蜂蛾科 1種
天蛾科 2種
天蠶蛾科 2種
草螟科 2種
舟蛾科 1種
帶蛾科 1種
枯葉蛾科 1種
籮紋蛾科 1種
共99種、156張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新紀錄種細趾馬櫻丹羽蛾(Lantanophaga pusillidactyla Walker, 1864)在台灣與日本的發現
文獻來源: Mano T. 2010. Lantanophaga pusillidactyla (Walker, 1864), new to Japan and Taiwan (Lepidoptera, Pterophoridae). The Japan Heterocerists' Journal 257: 178-180.
Abstract
Lantanophaga pusillidactyla (Walker, 1864), was found from Okinawa Prefecture (Okinawa-jima Is., Iriomote-jima Is.), southern part of Japan, and also from Formosa for the first time. An adult, male and female genitalia, larva and pupa were illustrated. In Japan, larvae of L. pusillidactyla injure flowers and premature fruits of Lantana camara and L. montevidensis (Verbenaceae). After blooming, dead petals of the plants are utilises as a shelter of the larva.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數十年來氣候暖化造成熱帶高山蛾類不對稱的分布界限位移
文獻來源:I-C Chen, JK Hill, H-J Shiu, JD Holloway, S Benedick, VK Chey, HS Barlow and CD Thomas. 2010. Asymmetric boundary shifts of tropical montane Lepidoptera over four decades of climate warming.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DOI: 10.1111/j.1466-8238.2010.00594.x
www.blackwellpublishing.com/geb
本文之研究群曾於PNAS (2009) 發表過本研究的初步探討分析,詳見這篇部落格介紹文章:氣候暖化造成熱帶型高山的蛾類群落往較高海拔移動 ,本文為對其資料進行較深入的比較與分析。
摘要:
目標 評估物種因應氣候變遷而移動其分布界限移動(寒冷的海拔上限與溫暖的分布下限)之現象,是否是以相等的速度發生。作者首先針對熱帶昆蟲提出證據,測試山區蛾類海拔分布上限與下界之移動,同時也考慮到熱帶山地物種之威脅。
地點 馬來西亞沙巴州 京那巴魯山
方法 作者於2007年調查京那巴魯山的尺蛾,與1965年所作的調查資料進行比較。物種的海拔分布上限和下界均有改變,海拔廣度和範圍地區均有評估。作者隨 機在幾年間進行亞取樣以確保有可進行比較之資料。資料分析的評估針對特有種和廣布種進行比較,以及在不同海拔高度達到其分布界限之物種。
結果 分布上限在2500–2700 m的物種(n = 28)皆撤退其上限與下界,且平均分布有收縮的趨勢(垂直分布約減少300 m, 分布範圍之面積約減少45 km2)。這些消退可能與雲量的變化有關,以及其他地理障蔽的影響(如地質與植被的轉變)可能阻擋其往山頂移動。除了這組物種外,大部份的物種(n = 109, 占本調查約80%)拓展了其分布的上限(平均約152 m),且較其撤退的下界(77m)更多。
主要結論 在沒有阻礙的情形下,往山頂遷移的前進邊緣挪動較下限的退縮快速,因此許多物種因而擴增了其海拔分布之廣度。然而此結果並不表示分布範圍區域有所增加, 原因是可使用的的陸地面積會隨著海拔的上升縮減。接近山區主要生態上/地質上交會帶之物種受到兩面包抄而縮減其分布範圍區域。儘管目前尚未分布未及的棲地 是可以獲得的,這些物種可能早在將分布提升到山頂之前、就已面臨了物種滅絕的危機。
ABSTRACT
Aim To estimate whether species have shifted at equal rates at their leading edges (cool boundaries) and trailing edges (warm boundarie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We provide the first such evidence for tropical insects, here examining elevation shifts for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aries shifts of montane moths. Threats to species on tropical mountains are considered.
Location Mount Kinabalu, Sabah, Malaysia.
Methods We surveyed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on Mount Kinabalu in 2007, 42 years after the previous surveys in 1965. Changes in species upper and lower boundaries, elevational extents and range areas were assessed. We randomly subsampled the data to ensure comparable datasets between years. Estimated shifts were compared for endemic versus more widespread species, and for species that reached their range limits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Results Species that reached their upper limits at 2500–2700 m (n = 28 species, 20% of those considered) retreated at both their lower and upper boundaries, and hence showed substantial average range contractions (-300 m in elevational extent and -45 km2 in estimated range area). These declin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loud cover and the presence of ecological barriers (geological and vegetation transitions) which impede uphill movement. Other than this group, most species (n = 109, 80% of the species considered) expanded their upper boundaries
upwards (by an average of 152 m) more than they retreated at their lower boundaries (77 m).
Main conclusions Without constraints, leading margins shifted uphill faster than trailing margins retreated, such that many species increased their elevational extents. However, this did not result in increases in range area because the area of land available declines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Species close to a major ecological/geological transition zone on the mountain flank declined in their range areas. Extinction risk may increase long before species reach the summit, even when undisturbed habitats are available.
燕尾薄翅斑蛾的性擇-"對稱性"影響野外交配成功機率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性別及海拔影響入侵種麥蛾之翅型變異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Eois屬的分子親緣關係重建(鱗翅目,尺蛾科):在新熱帶區高物種多樣性的物種其翅紋以及寄主演化在新熱帶區高物種多樣性的物種其翅紋以及寄主植物利用演化探討
作者們利用CO1以及Ef1a重建新熱帶區Eois屬的親緣關係。在此研究中新熱帶區的Eois屬單系性是被支持的,並且與舊世界的Eois屬形成姐妹群。在這研究中一共有10個單系群被支持(其中包含1個舊世界Eois屬所組成的單系群)。利用已有寄主紀錄mapping的結果,胡椒科植物是Eois屬的祖先寄主植物(ancestral food plant)。然而寄主紀錄中以亦有苦苣苔科以及Monimiaceae的紀錄,而此也顯示Eois屬中不同單系群對於寄主植物正從胡椒科植物平行演化至不同科植物中。另外根據此研究結果,作者推論褐黃翅紋可能為Eois屬的祖徵或是由趨同演化而來,但是還是需要更多不同地理區的樣本以探討。然而其他翅紋模式與Eois屬中各個單系群具有相當高的關聯性,而這樣的翅紋模式作者則認為是由一次演化而得。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生殖器與翅紋的型態測量檢視灰蝶科Cupido屬的分類
灰蝶科Cupido屬包含六個物種,其中C. minimus、C. lorquinii及C. osiris三種後翅無尾突形成一個狹義的Cupido群,另外有一物種C. carswelli則是備受爭議,有學者認為它只是C. minimus的一個亞種,但也有人認為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種。在 Prieto et al. (2009)則是藉由生殖器以及翅紋的型態測量重新探討狹義Cupido群的分類,所選取的特徵包含生殖器: 鉤狀器(uncus)的長寬、抱器(valva)的長寬、叉狀器(furca)的長寬、以及陰莖(aedeagus)的長寬;翅紋: 前翅的長寬和翅上的斑點相對位置以及距離等,測量的數據以多變量分析以及組成份分析(PCA)來探討,結果顯示C. lorquinii及C. osiris是明顯異於C. minimus及C. carswelli兩個獨立的種,而C. minimus及C. carswelli從生殖器或是翅紋的測量結果,都支持兩個應該為同一種,另外,主成分分析則顯示出在Cupido群內,翅紋並不是個鑑別種的好特徵。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新熱帶地區燈蛾亞科燈蛾族Mallodeta及Erruca兩屬之回顧及有效性回復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絲蘭蛾演化出專一性互利共生關係只需要少許特徵改變
簡介
由圖中(原文Figure 2.)可看出絲蘭蛾之祖先類群為廣食性,食草範圍包括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取食部位包括有花、胚珠、莖與葉片等,而後其遠親分化為以雙子葉植物為食,絲蘭蛾科與其近緣類群由取食薔薇科的成員演化至以木本單子葉植物為寄主植物:絲蘭蛾科朝以龍舌蘭科為食、取食胚珠部位的方向演化,其近緣類群假絲蘭蛾屬(Prodoxus)的物種以絲蘭和龍舌蘭的莖和果實為食。
The origins of obligate pollination mutualisms, such as the classic yucca–yucca moth association, appear to requireextensive trait evolution and specializ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raits truly evolved as part of establishing the mutualistic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being pre-adaptations, we used an expanded phylogenetic estimate with improved sampling of deeply-diverged groups to perform the first formal reconstruction of trait evolution in pollinating yucca moths and their nonpollinating relatives. Ou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key life-history traits of yucca moths, including larval feeding in the floral ovary and the associated specialized cutting ovipositor, as well as colonization of woody monocots in xeric habitats, may have been established before the obligate mutualism with yuccas. Given these pre-existing traits, novel traits in the mutualist moths are limited to the active pollination behaviours and the tentacular appendages that facilitate pollen collection and deposi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highly specialized obligate mutualism wa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pre-exis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early Prodoxidae and their host plants, and arose with minimal trait evolution.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Forum Herbulot Newsletter 1 (1)已發行
尺蛾總科: Forum Herbulot
螟蛾總科: GlobIZ
蛺蝶科: Nymphalidae Systematics Group
毒蛺蝶亞科: Heliconius Homepage
捲蛾科: Tortricid.net
旋蛾總科: Gelechioidea.info
蕈蛾科: Global Tienidae Database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掠食性黃蜂學習克服弄蝶幼蟲之防禦性巢室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he Lepidoptera自2009年全新改版後將朝全文免費下載與更新編輯陣容方向發展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後眉尺蛾屬回顧與中國產四新種發表
文獻來源: Jiang, N. D. Xue & H. Han. 2010. A review of Jankowskia Oberthür, 1884,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Ennominae). Zootaxa. 2559: 1-16.
相關參考文獻:
Sato, R. 1980.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Jankowskia Oberthür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Tyô to Ga, 30 (3&4): 127–139.
Abstract
The genus Jankowskia Oberthür, 1884 is reviewed and four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 J. curva sp. nov., J. acuta sp. nov., J. improjecta sp. nov., and J. obtusangula sp. nov. J. bituminaria raddensis (Wehrli, 1941) is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China. A key to all species of the genus is provided. The diagnoses for all species are given. Illustrations of adults and genitalia are presented.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廣義喜馬拉雅山系產之夜蛾科木夜蛾族研究進展
Xylena tatajiana Chang, 1991
Ronkay, G., L. Ronkay, P. Gyulai & H. H. Hacker. 2010. New Xylenini (Lepidoptera, Noctuidae, Xyleninae) species and genera from the wide sense Himalayan region. Esperiana 15: 245-358.
簡介
本文針對擁有豐富物種數的廣義喜馬拉雅山系之木夜蛾亞科木夜蛾族,進行了新分類群的描述與類群比較,共計發表4新屬、46新種以及7新亞種。有關台灣產類群的分類學以及其與近緣新分類群的研究介紹如下:
- Xylena changi Horie, 1993 (張氏木冬夜蛾)、X. sugii Kobayashi, 1993 (杉氏木冬夜蛾)、X. tanabei Owada, 1993以及X. plumbeopaca Hreblay & Ronkay, 2000 等四物種原本被視為台灣特有種,然而在本文首次紀錄了各個種在中國廣西、廣東、福建以及江西不同的區之分布;此外,X. tatajjana Change, 1991 (塔塔加木冬夜蛾)於Hreblay & Ronkay (1998)發表了尼泊爾產之亞種pectinicornis之後,而本文首次紀錄了產自中國廣西的標本,也就是說此屬之台灣類群在現今的研究中皆已非特有種;
- 本文新增了台灣特有種Fabiania pulla Hreblay & Ronkay, 2000 採自宜蘭福山植物園之兩隻雄蟲標本記錄,使此種之已知海拔分布從約2000公尺的中央山脈北段延伸至雪山山系海拔700公尺之山區,成蟲發生期為11~12月;
- 本文描述Nyctycia strigidisca之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區新亞種vargai,此種之台灣族群被描述為特有亞種 N. strigidisca nigridorsi Kobayashi, 1998;Kobayashi et al. (1998)發表的N. simonyi在此視為中國產 N. hoenei之地理亞種 N. hoenei simonyi;此外,原本被視為台灣特有種的 N. adnivis於本文紀錄了中國湖南南嶺山區的分布;
- 本文發表Telorta屬之近緣新屬Gigatelorta,模式種指定為產自廣東之Telorta falcipennis Boursin, 1958;此外Kobayashi (2003)所發表的台灣產T. heroies亦轉至該新屬中。後者目前已知分布於台灣北部低海拔1000公尺以下山區,成蟲發生期局限於二月份。
由以上的資訊顯示,過去多被視為台灣特有種的晚秋至早春發生之夜蛾,經過其他鄰近地域之密集性採集下,有機會瞭解真實的分布情況,本文對廣義喜馬拉雅山產木夜蛾族生物地理學之基礎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Abstract
4 new Xylenini genera (Agasbogas, Gigatelorta, Gaurenoglaea and Cupreobole gen. nov.), 46 new species (Agasbogas viridis, Eupsilia metashyu, E. sulphurea, E. yoshimotoi, Lithophane fansipana, L. gonggashana, L. karakorina, Litholomia compromissa, Dryobotodes mikkolai, D. sinjaevi, Antivaleria peregovitsi, Daseutype secunda, Meganyctycia hanhuilini, Fabiania dolorosa, Isolasia intermixta, I. hunana, I. valentina, I. adriennei, P. barna, Plantea fidahusseini, Daseuplexia unicata, D. pittergabori, D. inexpecta, D. oroplexina, D. issekutzi, Dasypolia nekrasovi, D. sylvia, Polymixis chloromixis, P. muluki, Charanyctycia laura, C. maria, Evisa fantastica, Telorta fibigeri, Agrochola csoevarii, A. parki, A. humidalis, Gaurenoglaea misconspicua, G. alternata, Owadaglaea zillii, O. babicsi, Jodia nekrasovi, Elwesia orbiculosa, Hyalobole conistroides, H. medvegymihalyi, Cupreobole adrienneae and Tiliacea lineidistincta spp. nov.) and 7 new subspecies (Xylena apicimacula ayubia, Eupsilia transversa latipennata, Dryobotodes angusta weiserti, Potnyctycia porphyrea burmana, Agrochola sakabei continentalis, Nyctycia strigidisca vargai and Hyalobole albimacula nigrizonata subspp. nov.) from the Himalayan region are described. With 21 colour plates and 72 genitalia plates.